小时候翻阅武侠小说,恨不得化身为书中主角,先是捡到秘籍练成神功,后扬善除恶击败终极反派,最后携手红颜、退隐江湖。
(资料图)
长大之后才发现金庸笔下也有悲剧主角,他就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郭靖。
郭靖是《射雕三部曲》的灵魂人物,但初读《倚天屠龙记》的时候搞不清一件事,以郭靖的武功、黄蓉的智慧,这一对夫妻完全可以弃城而走,为何郭靖只求战死?其实,你若弄清了郭靖黄蓉夫妇做过什么坏事就知道答案了。
在神雕时代,襄阳城就爆发了多次战事。那时南宋腐败无能,眼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郭靖当即带着妻儿家眷,义无反顾地投身于保家卫国的队伍中。
在郭靖的带领之下,江湖各门各派放下了往日的恩怨,他们万众一心、同仇敌忾,一次又一次击退了蒙古大军的入侵。
就连一向睚眦必报的杨过,也在郭靖的感染之下化身为神雕大侠。杨过先用黯然销魂掌击败金轮法王,救出被挟持的郭襄,后又甩出三粒飞石,击毙了大汗蒙哥。
蒙哥一死,蒙古大军群龙无首之下顿时大乱,郭靖点起兵马一路冲杀,蒙古大军一溃千里,足足13年不敢再踏进中原。
凯旋归来后,杨过带着小龙女在华山之巅和群雄告别,夫妻二人退出了这个纷纷扰扰的江湖。
随着杨过、小龙女归隐山林,整个江湖进入了一个青黄不接的时代。此时的郭靖不再年轻力壮,当初的新旧五绝也只剩下了郭靖一人,但郭靖依旧选择留下来继续镇守襄阳城。
13年后,忽必烈率领十万铁骑兵临城下,历经一番日月无光的厮杀,襄阳城破,忽必烈的铁骑踏进了襄阳城,郭靖黄蓉夫妇则命丧沙场。
值得一提的是,杨过还没退隐之时,守城的安抚使吕文德已被蒙古人吓得瑟瑟发抖,屡屡做出贪生怕死、弃城而走之事。随着杨过退隐,后期的南宋更是昏庸无能。眼见大势已去,老迈的郭靖何不学一学杨过,带着黄蓉解甲归田、封刀挂剑?
其实,早在神雕时代,郭靖就有了只求一死之念。
那时的杨过年仅20岁,他为了报杀父之仇屡屡接近郭靖。郭靖待杨过视如己出,完全不知杨过心怀鬼胎。当杨过询问襄阳城战事之时,郭靖脱口而出说了八个字,那就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鞠躬尽瘁很好理解,但何为“死而后已”?“死而后已”出自《论语》,意思是 死了才肯罢手,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生。
郭靖经历了什么,才让他一直抱着“城在人在”的信念?否则郭靖的降龙十八掌能和九阴真经、左右互搏之术以及天罡北斗阵融合在一起,能达到“以一化七”、“以一化十四”的境界,一经施展所向披靡,杀开一条血路逃生绰绰有余。
此外,郭靖的轻功上天梯也是当世一绝,郭靖只需将足尖点在光滑的城墙上,就能跃起数丈。如果在平地上施展,恐怕更是腾云驾雾、罗袜生尘。
有的人会说,那是郭靖太固执太木讷了,可退一步来说,郭靖也有妻儿子女,他难道没有想过自己战死的话,妻儿家眷该怎么办?就算郭靖想不到,难道一向聪慧机敏的黄蓉就想不到么?
其实,结合原文的设定来看,郭靖之所以只求战死,除了他被金庸塑造成一位悲剧主角之外,还和郭靖做过的一件坏事有关。
当然,这件坏事并非郭靖刻意为之,而是他在成吉思汗的蛊惑之下无意而犯,为了弥补这件错事,郭靖最终决定带着黄蓉战死襄阳。
当年郭靖带着黄蓉跟随成吉思汗一同征伐花刺子模,此时的郭靖还没有完全看透成吉思汗的疯狂。待蒙古大军攻破花刺子模之后, 郭靖忽听得远处传来成千成万人的哭叫呼喊之声,震天撼地,惊心动魄……众人出宫后上马驰向西城。但听得哭叫之声愈来愈是惨厉。一出城门,只见无数百姓奔逃哭叫,推拥滚扑,蒙古兵将乘马来回奔驰,手舞长刀,向人群砍杀。
蒙古兵马竟对手无寸铁的百姓痛下杀手,这一点让郭靖始料未及,尽管郭靖一再哀求成吉思汗放过这些可怜的百姓,但成吉思汗不屑一顾,冷冷地回了八个字: 尽数杀光,一个不留。
惨叫声中,无数妇孺死在了蒙古人的刀兵之下,如此撕心裂肺的画面让郭靖永生难忘。因此在射雕的末尾,当成吉思汗即将气绝之时,郭靖仍不依不饶地问道: “你南征西伐,积尸如山,那功罪是非,可就难说得很了。”
显而易见,郭靖后知后觉,他猛然发现自己只不过是成吉思汗屠戮百姓的棋子罢了,而协助成吉思汗攻打花刺子模则成了郭靖心中永远的痛。
因此,郭靖会选择战死就变得有迹可循了。
首先,郭靖心里很清楚,朝廷一蹶不振,自己像杨过那般急流勇退未尝不可,但自己一走,襄阳城势必没了中流砥柱,届时蒙古大军卷土重来,襄阳城的百姓只会惨遭蒙古铁骑的践踏与蹂躏,届时花刺子模的惨剧又会再次上演。
其次,郭靖仍为当年被成吉思汗利用耿耿于怀,为了弥补过错、为了天下苍生,郭靖决定带着妻儿家眷血战到底,就算敌众我寡、就算年老体衰,郭靖也要战至最后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