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学校科技教育工作,满足学子们对科学知识学习的需求,泰安市实验学校博城学校在大力加强科技校园建设的形式下,为学生打造一片属于自己的“科技舞台”。
体验科技魅力,放飞科技梦想。
【资料图】
“老师,火箭的助推器是不是安在这个地方?”泰安市实验学校博城学校校园内,一件件模型充满了“科技感”,孩子们有数不清的问题要问……为了让学生们增长科技知识,传播科学思想,进一步培养学生“用于探索、用于创新”的科技精神,近日,泰安市实验学校博城学校举办了主题为“校园梦·科技梦·中国梦”的首届校园科技节活动。
校园科技长廊里,满载着科普展品的科普大篷车吸引学生驻足体验,3D打印机不停地工作,按照设定好的程序制作出一个个精美的小作品;学校录播室循环播放的“科普大讲堂”,也让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
4D创意作品汽车,自制桥梁,火箭航模……活动现场,学生们亲手制作的科技作品样数繁多、五花八门,一件件或粗糙稚嫩、或精致巧妙的作品,折射出孩子们的心灵手巧和对科技的专注与着迷。一些同学还化身“小小讲解员”,为前来参观的师生及宾客介绍自己的作品。
“你想象不到孩子们的创造力有多大。给他们搭建一个平台,让他们尽情去想、大胆去做,这里没准就有个华罗庚、钱学森、牛顿、爱因斯坦!”泰安市实验学校博城学校校长赵兴秋说。
馆校共建让科技的智慧在校园里精彩绽放
科技改变生活,科技创造未来。在博城学校首届科技节当天,泰安市科技馆与博城学校正式成为馆校共建单位,“馆校共建”的牌匾在师生们的共同见证下揭开,科技的智慧之花在校园里精彩绽放。
本届校园科技节活动,科普大篷车内的展品均由市科技馆无偿提供,将来,市科技馆还将为博城学校的同学们提供馆内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并将协助学校做好学生的社会实践指导工作,为学校建立社会实践地方专家顾问组,给参与社会实践的学生提供相关指导,满足孩子对科学知识学习的需求,为同学们的梦想插上科技翅膀。
抓好课堂主阵地,课后延伸促发。
在博城学校的校园里,一间间明亮的科学教室、一台台智能的科技设备为学子们提供了成长的舞台。
“我最喜欢上编程课了!”泰安市实验学校博城学校一名四年级学生说道。机器人AI社团、编程社团、玩转科学社团……每天,丰富多彩的课后特色课程是学生们最期待的。为进一步落实“双减”政策,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博城学校基于“学校特色、教师特长、学生特点”,开设了个性化校本课程,安排了可听、可看、可操作的科学课程和“科创社团”活动,帮助孩子们学习科学原理、动手操作实践。
“学校重视以课堂为主、课后为辅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学生在科技创新上的时间投入,让每个孩子幸福地成长。”赵兴秋说。学校异彩纷呈的多元化校本课程,使学生潜能得以激发,教师特长得以发展,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了学校素质教育发展。
去年,在市科技馆的大力支持下,20余组科学实验仪器进入校园,学校面向全体学生开展了场景式、体验式、沉浸式科学教育,让他们近距离感受科学魅力,进一步激发了孩子们的科学热情,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科学的大门。博城学校结合科学教材和“双减”课后服务,打造了徂汶景区乡村科技创新教育特色。
创新成就希望,科技点燃梦想。今后,泰安市实验学校博城学校将继续响应时代的呼唤,进一步提高科技教育水平,走出科技教育的新路子;在更多孩子心头种下科技兴国的梦想,让有志于科技世界的雏鹰从这里振翅起飞。(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曹儒峰 通讯员 徐智慧 报道)